close
這一篇文章,是我集合了從過去以來我學習到的晤談相關的知識向度,雖然不是「教你怎麼問出好問題」這種實用大全(事實上我正在寫XD),但也是一個腦袋中認知基模的概念,幫助我在思考上,可以更了解個案這個「人」的全部。
在醫療體系,我們沒有大把時間大把金錢可以完整地去瞭解一個人,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方法、態度去澄清現在個案問題所需要的資料來源,先聚焦在可以幫我們澄清問題背後假設的資料上,然後再慢慢地解開個案困擾甚至痛苦的謎團。
首先,是基本架構~~~
晤談in心理衡鑑的流程
病人在晤談時可能的反應:緊張、錯愕、難理解、各走各的、治療師可能不知道怎麼幫我、茫然、依賴/無主見、
晤談的基本/全面向度:問題史、家庭背景、個人發展史、其他
拓展晤談內容的寬度與深度:
- 歷程---時間軸(onset/relapses/就醫/現況)、頻率/強度、
- 主觀---自己看自己,別人看自己,重要他人看自己
- 客觀---他人、測驗
心理學重視「人」的四大主軸:身體狀況、情緒、認知、行為
Important attitude:
- 不要犯三個偏誤:halo、confirmatory、selective bias
- 心理師有沒有診斷權?----心理學影響力的主控性?必要性?
- 我們從外顯症狀先判斷,再去進行檢查(心理衡鑑)
- DSM診斷的幫助:透過此語言來溝通(精神醫學&心理學)/是一種觀點/用藥更準確???
- 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生理"決定"的嗎?你必須要有證據
- "人"僅是如此嗎?人才有心理和生理(和社會)
- 診斷是"排除法",不要用標籤去"符合"、去對號入座
- 科學,重要的是H0
- 你學的心理治療,要對生命產生變化,你才會真實的相信
- 你看待的觀點(ex:人格、社心、腦科學、認知......*N種),會影響到治療、衡鑑,可以探索影響個體的因素
- 做除了安慰之外的處置,不要再成為個案的第N個媽媽或路人
- 問題不會具體的呈現,有假設(從背後的立場而來:價值、意義、態度…)才去定義問題
- 感受覺知對方的心理狀態→立場→假設→問題/澄清
- 跟人家拚邏輯沒有意義,是立場/理論了解的問題
- 把假設澄清---讓她來否證
- 所謂的個人差異,例如,就是每個人的「認真」都不一樣
- 把思考過程可以說出來,要練
(以下的表格,我沒有直接貼上來,一方面是貼文會跑版,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分類方式,不是學術研究有實證基礎的,所以如果想要參考,可以,但是要拿去做其他利用,我就不負責任了優!)
歡迎大家一起討論~~~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